
新一轮贸易混战再度升级,至少有四个国家暂停向美国寄送包裹,反噬的效应才刚刚露头。与此同时,特朗普政府的高层人事变动也在悄然传递信号:不久前提名的一位亲信新任大使上任的传闻,引发了广泛关注。路透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显示,23日印度政府宣布将暂时停止向美国寄送包裹;同日,意大利、法国和瑞典的邮政机构也对外表态,将在近期内暂停对美寄送包裹。紧随其后,德国、挪威、比利时和西班牙等国也推出了相应的限制措施,普遍收紧对美的包裹与货物运输。这一连串举措很可能让美国民众面对部分商品的短缺,以及由此带来的价格上行压力。面对这一局面,公众自然会追问:为什么这些本应有钱赚的国家会突然暂停对美运输包裹?
背后核心仍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,这一次再度成为导火索。公开信息显示,特朗普在上月底宣布自8月29日起正式结束对小额包裹的入境关税豁免。以往,价值800美元及以下的小额包裹在进入美国时可以免税,这一规则成为许多国家规模较小、以跨境电商为生的企业与美国客户维持生意的关键通道。特朗普一旦取消豁免,许多小额订单的商业模式便会被打断。表面上看,按照美国与欧洲方面达成的协议,800美元以下的包裹进入美国需缴纳15%的税款,生意并非全然不可行,但企业和国家都担心关税政策的波动会导致包裹滞留、甚至被拒收,从而让跨境物流变得不可控、利润不可预测。这种不确定性促使相关国家选择暂停运输,以观望后续发展。 若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框架在未来阶段不出现大幅改动,局势可能在某段时间内趋于缓和,各国有机会重新恢复对美的包裹运输。相反,如果关税政策持续摇摆不定,等待期可能被延长得更久。然而无论如何,随着小额包裹关税豁免的终结,一些针对美的跨境订单无疑会受到影响,美国民众也会逐步感受到可选商品变少、成本压力增大。总的结论是:特朗普的关税策略最终会以反噬的方式回流到美国社会,成为美国消费者买单的现实代价。
与此同时,特朗普政府的最新人事任命却没有任何收敛迹象。最近有消息称,特朗普提名白宫人事办公室主任塞尔吉奥·戈尔出任美国驻印度大使,这一提名立刻引发广泛争议。现年38岁的塞尔吉奥出生于中亚地区,近年活跃于共和党政治圈,但在外交领域的实战经验极为有限。更关键的是,他被视为特朗普最信任的“心腹”,被特朗普公开称为“多年挚友”和“完全信任的人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科技界知名人物埃隆·马斯克曾公开对他的任命态度不赞同,甚至把塞尔吉奥描述为“一条毒蛇”,这是他对一个人罕见的强烈评价。
公众很容易从这件事看出端倪:特朗普之所以挑选这位人选,显然并非因为他具备卓越的外交资历,而是因为他愿意绝对顺从主政者的指令。事实似乎呈现出一种新型的外交人事风格——选用高度忠诚、听从指挥的外交官,尽量减少个人主观判断的空间,以确保对外政策能在特朗普意志的强力驱动下执行。这意味着对印关系的走向,将在很大程度上被特朗普的个人情绪和意愿所左右,而非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外交判断。这一做法无疑让长期以专业性著称的美国外交体系显得更为“低调而任性”,也让很多关心美印伙伴关系的观察者担心,相关领域的长期稳定性和协作效果将受到冲击。对于习惯了以制度和专业为核心的美国外交圈而言,这种极端个人化的任命,可能被视为走出一条不太符合传统专业路径的新路。
发布于:天津市
配资炒股平台找加杠网,股票配资实盘,浙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